当前位置:蚂蚁小说>历史军事>皇明天下> 第十四章 浮光·掠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浮光·掠影(1 / 3)

“父王,可是紧张了?”  隔门帘听着外面各个官员正陆续进入大殿内,朱辅焕不禁笑着问到。  “紧张?当然紧张了!”  听到儿子的话,朱存极不由放下茶杯,努力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境。  正如他所说,此刻他的心境极为不平静。  也是,他本为藩王,还是有着天下第一藩之称的秦王,身份显赫尊贵无比,此刻还要向那至高无上的九五之位进发,虽不敢断言最后能不能成,只下定决心取而代之就已经让他的心情难以平复。  “去年你与我谈话的场景历历在目,就好像昨日发生的一般,如今真的要起事了,又觉得不真实,犹如梦里,看不清哪头是真的哪头是假的!”  说到这里朱存极不禁讪然失笑,旋即又道,“不过孙传庭督军在外,近日捷报连传,咱们此刻动手是不是早了些?”  盘龙岭的实力朱存极前些天去见识过,说真的当时他是被那些将士强悍的阵容给震惊住,万不曾想他们大明竟然还能有这么强大的军队,特别是那些将士还是由其儿子一手打造。  不过震撼归震撼,一想到最近出征的部队捷报连传,若是他们没有像儿子预测的那般大败而归,那么仅凭盘龙岭上的那些人是否能够与之抗衡,要知道对方身后还有一个朝廷。  若非是穿越者朱辅焕也不可能笃定现在局势还如日中天的官军会被孙传庭打败,而且还是一蹶不振的那种,直接葬送了大明朝扭转乾坤的机会,所以他能理解朱存极此时内心的激动。  “父王不必忧心,孩儿已经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走上前给朱存极整理了一下衣着,朱辅焕接着宽慰他,“如今燕王一脉气数已尽,如今的胜利不过是垂死挣扎前的回光返照,败局已然天定,非人力可改变!”  “父王还记得我孩儿去年跟您说的那个梦吗?如今咱们秦藩已是太祖皇帝选定继承国祚的支脉,虽然如今实力微弱,但孩儿相信天道酬勤。”  “只要咱们父子两齐心协力,通过咱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打造出一个绝贯古今的太平盛世、为子孙后代传下不世基业,让大明之光光耀天下、永垂不朽!”  说到兴奋处,朱辅焕握紧了拳头,一双炯炯有神的慧眼似乎穿透了时空,看了未来的繁华盛景。  朱辅焕的话很有感染力,顿时让朱存极将心中的犹豫抛到九霄云外。  “好,咱们父子同心其利断金,任他前路充满了艰难险阻,咱们父子也要不屈不挠地战斗,荡尽天下匪寇,使天下归心、让黎民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保祖宗基业万世传承!”  伸出双手握住儿子的双手,朱存极从没有这般安心过,他知道就算自己不作为,有儿子在他也会一步步向着那九五之位靠近。  就在他们父子情深的时候,前面的大殿里发出了一些嘈杂的声音,原来是先进入大殿的西安一众官员看到各州府的一把手在带甲护卫的“护送”进入承运殿,让先进来的众人惊诧不已。  “这秦王府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见秦王府不仅将西安城内排得上名号的文武官员都请了来,此刻更是将其他州府的知府、知州也请了来,而且看那些同僚的表情绝非自愿,种种行为让大殿内的众人都感受到一种鸿门宴的感觉。  “王爷、世子,外面诸位大人已经到了!”  没多久便看到一个小太监跑过来向朱辅焕父子两人汇报到。  “父王,台子已搭好,现在该主角上场了!”  听完小太监的汇报,朱辅焕再次用眼神鼓励朱存极,“父王,以后您可是要登临九五之位的真龙天子,千万不能在一众臣下面前露怯,不然人家没有信心,又怎么会真心实意地为咱们效力!”  “放心,为父明白!”  再次整理了一番本就无可挑剔的仪容,朱存极清了清嗓音,而后对着朱辅焕说到,“走吧,咱们去会一会这些未来的股肱之臣!”  “秦王驾到,诸臣肃静!”  见朱辅焕父子二人起身朝承运殿走去,门口的小太监连忙高声向大殿内的众人喊到。  也因为这一声,让大殿内交头接耳的众人停止讨论,继而齐刷刷地将目光看向秦王即将出来的偏殿出口。  是以,在所有人的瞩目中,身穿秦王朱存极昂首阔步地向大殿内走来,此时的朱存极头戴九旒冕,身穿衮龙袍腰佩玉带,面带自信地朝大殿中走来。  在他身后,一身戎装的朱辅焕脚步沉稳跟在其身后,在他的身后半步距离,一身男儿装扮的孟明秋正抱着剑亦步亦趋,警惕地扫视着四周,防止可能出现的危险。  “见过秦王,秦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待朱存极他们走到上首的高台上,一众文武官员连忙向他们父子二人行礼。  “诸位平身!”  略微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朱存极朝众人挥了挥手示意众臣平身,而后向身后的王座走去,而朱辅焕则带着孟明秋走向一旁的侧座。  “秦王殿下,不知今日突然召集我等所为何事?”  礼毕,还不待回到座位上,便有人急不可耐地将心里的疑问表达出来。  “如今山河破碎烽烟四起,孙督师督军剿匪捷报连传,虽说是他与前线将士在浴血奋战,可是打仗打的不止是勇气,还要靠诸位在后方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十万热血儿郎才能无后顾之忧地与敌奋战!”  “本王身为皇室中人,遗憾不能提刀上阵杀敌,只能在这个捷报频传、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设宴款待诸位于国有功的仁人志士!”  与其他藩王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