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1 / 2)

既然外卖都已经搞起来了,自然不能只局限于汤饮。

于是经过众人一番商议后,百味轩汤饮摊的延伸——自选套餐业务就出炉了。

套餐包括但不仅限于——

馒头/烧饼+酸梅汤/柠檬茶——低收入劳苦大众的充饥消暑利器。

包子/油炸桧/蒸饼+柠檬茶/酸梅汤/绿豆汤——普通打工人的实惠午餐。

鸡蛋饼/煎饼果子/肉加馍+红豆甜汤/莲子百合汤/木瓜银耳汤——包括青楼和私塾在内的各高收入人群的尝鲜美味。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不光搭配可自由选择,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他们对食物的份量和口味也做了细分。

如给那些干苦力的人吃的充饥套餐,必定要量大管饱,如果顾客有需要,汤饮还可不限次免费续碗。

普通打工人套餐则以实惠为主,除了份量,定价也不能过高,至少得比珍馐楼低,主打的就是一个方便快捷性价比高。

而针对高收入人群的尝鲜套餐,那自然强调的就是一个“鲜”字,需以新奇取胜。

至于多新——

那还得看聚贤书院那帮公子哥什么时候吃腻了,又或者对某种小吃兴趣不大,呼声不高,那便可下放至市面上做套餐了。

之所以做这样的决定,当然也还是苏青柠和赵显明讨论后的结果。

原因无非两个。

一、不管怎么说,聚贤书院那边目前仍是他们最大的收入来源。因此讨那帮公子哥的欢心,把他们哄得开心了舒服了,仍是他们当下最要紧的事。

而这帮人,那是个顶个的清高。设想一下,如果某天他们发现他们当成稀罕物的东西,却早已烂了大街,连某青楼头牌或某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土财主都吃的跟他们一样,那相信别说继续卖东西给他们了,估计他们路过小食摊时都得啐苏青柠一口。

二来,这玩得其实也是一个心理战术。

就跟奢侈品为什么能风靡现代一样,有时人们喜欢的并不是这个物品本身,而是物品所带来的一些隐形的价值和意义。

就比如眼下——

“赵公子,你就卖给我吧,我家这小子都缠了我好几天了,就想吃跟聚贤书院那帮学子们一样的吃食,说叫什么什么糯米糍。”

“不对,是状元糍!我们书院的田老二昨天就吃了,说是他在聚贤书院上学的表哥给他的,还说他吃了以后将来就能考状元当大官,让我做他的小弟。我才不要,我也要当状元!”

是的,时隔半个月后,卖布家的二小子又来光顾百味轩的生意了。

而且这回他居然都不怕珍馐楼打击报复,非喊着他爹带他来。

赵显明故作为难:“状元糍?珍馐楼不是也在卖么?”

没错,珍馐楼也一直没停止抄作业的步伐,只要百味轩这边一出新,他们立马也会跟着卖。

但有些东西能抄走,有些东西却是抄不走的。

“那不一样!”二小子一梗脖子,“他们卖得又不是田老二吃的,我要跟田老二一样的!”

要是苏青柠在场,估计要笑着跟二小朋友说一句:“小朋友,听姐姐一句劝,搞盲目跟风可使不得!”

但接待他的是赵显明,赵显明只微微一笑,然后拿出一份桃花饼,“抱歉,状元糍没有了,只有桃花饼,不过也是聚贤书院那帮学子们经常吃的。要么?”

二小子为难半天,勉强点了点头:“要!”

“好。”赵显明打好包,递给二小子他爹,“五十文!”

“哦好。”二小子他爹付完钱,感恩戴德地领着二小子走了。

而这种效应一旦形成,必然引来更多人跟风模仿。

果不其然,往后的好几天,都不断有街坊带着孩子上门,要买所谓的“聚贤书院特供”。

一般这种时候,赵显明选择的依然是“能不卖就不卖,实在不行就找别的替代”,总之就是不让这些人如愿。

起初林天奇的二丫头还理解,在他们的认知里,人家钱都送上门了,岂不卖之理?

就问赵显明:“咱们后厨明明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公子为何说没有,不卖给他们呀?”

赵显明只淡淡一笑:“有句话叫物以希为贵,何为希?自然是不容易得到的东西才为希,如果随随便便就能买到,那还能叫稀罕物吗?”

林天奇和二丫头连连摇头,可依然一脸茫然。

倒也是,以他们古人的脑子,又如何能理解“饥饿营销”的魅力?

赵显明只好耐着性子继续解释:“那我换个说法,比如这个糯米糍,我们在卖,珍馐楼也在卖,他们卖得还比咱们便宜,那为何这些人却偏偏要来买咱们的?”

“他们是只想吃这个名为糯米糍的点心吗?不!他们要的是“跟聚贤书院那帮学子一样”,可如果是个人都能跟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