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小说>游戏竞技>风流大宋> 第188章 边境渗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8章 边境渗透(2 / 4)

只是,老百姓有了买马、买货的钱,但这保安军近来的马匹、商货倒是突然增加了很多啊?”李夔看似有意无意地提起问题。

“老师说过,商贸要想发达,关键要看物品流动速度,这便叫作物流。正是因为这里的老百姓都有了马匹,于是四处运送货物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了,而货物多了,这商贸自然也就发达了。”学生一板一眼地回答着。

“本官自路府而来,听说保安以北的横山山麓近期劫匪横行,多有不安。”李夔再次有意探话。

“横山蕃部向来如此。老师今天去顺宁寨,想必也是去加强防卫吧!”这个学生看似很老实的样子。

李夔决定再试探一下:“那么保安军目前多出的这么多商货,是否会有些横山蕃匪劫掠的东西?”

“莫须有啊!”学生坦然道,“只是又非发生在我大宋境内之事,抚勾何须多虑。”

莫须有的意思就是“也许有吧”,更多的便是“你要说有那就算有吧”的意思,这个学生似乎连去否认的兴趣都没有。

但是他的后半句话却是在责问,就算是有蕃匪劫掠,那它也是发生在别人家里之事,你一个大宋官员去关心什么呢?话意虽然赤裸,但实际也难以反驳。

李夔一时语塞,想了想,换了一个问题:“我之前曾知菱川书院之盛名,方才又听参军赞过阁下等人皆是俊才。只是我听诸位都称秦知军为老师,我看他甚至不及你们年长,这老师之名,是否只是书院给的挂衔?”

作为外人,李夔的这点疑问也是正常,不说秦刚的年轻,就说他从官的繁忙,也不大可能真正去那书院教书育人吧。

但那学生却极其认真地说道:“老师乃我菱川书院格致学的创学之人,我等所学教材都是老师所编,入学启蒙也是老师亲授,甚至书院授课的夫子也是多经老师点拨。而此次我们十二人能够选来到老师身边做事,更是得得其教诲指点,实乃是我等人生一大幸事。”

“秦知军真有你们说得这么神乎其神么?”一旁听到现在的李纲忍不住开口而问,语气中多有不信之意。

“那是自然。”那学生原本听到此插话时有点生气,再一看李纲的年纪也就释然了,反而语气平和地反问道,“诸位可信这世上有否生而知之者?”

“生而知之者?莫非是指书中所言的圣人么?我等未尝见过。”李夔很实在地回答。

“以后你们会慢慢明白,我们的老师便是!”说完后,这名学生与司户参军便以事房还有些事情须去处理而告退。

“生而知之者……”李夔反复琢磨这句话后才道,“若是用这句话来解释这秦徐之的话,倒也是能够说得通了。只是,谁又真的能是‘生而知之’呢?”

随后,李夔则带着李纲去走了保安军衙门的另几处事房,在与录事参军的交流中,因为发现他所了解的情况则更为全面,便尝试着问起了关于保安军接壤的西夏境内袭扰之事。

录事参军犹豫了一下,便开口反问道:“敢问李抚勾,前几年西贼屡屡纵人越境打草谷,抢我钱财、掠我生民,可曾有过西夏的州衙官员前来调查管束?”

“本官非是为西贼作主,只是感慨保安若真有此等功劳斩获,为何不上报帅司获取封赏呢?”李夔赶紧解释道。

“下官的确不知,只是曾听秦知军说过一句:封赏是给做官的回报,富裕是给百姓的交待。李抚勾不妨可到今天的保安各处走一走,或许能有答案。”

李夔父子一下子又被这句话给击中了。

两人出了衙门,却在门口遇上了匆匆而过后黄友,因为之前在延安府时就曾认识,于是就被李夔父子叫住,听说他们想在城内随便看看,于是就问:想不想去上看看自己负责管理的童子营?

而秦刚自进入陕西以来就曾一路收容投奔而来的孤儿一事,已成鄜延路里的美谈,士人虽知这件事情的名声虽高,却也知道为此付出的代价会有多大,所以许多人在钦佩的同时,也在猜测,秦刚的这个童子营到底能维持多久,当然也会对于子营内的实际状况,各有各的猜测,李夔自然想亲眼去看一看。

黄友一边走一边看李家父子俩介绍:现在营中收留的边境孤儿已近一千两百多名,除了一些年纪稍大的孩子会根据各自的意愿去工坊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外,大多数的孩子都只需要在营内读书学习与必要的军事锻炼,而他们在营中的一切生活开支与保障,都是由秦刚个人所提供。

进得童子营时,李夔关注到了在门口的照壁上书写了“强身、学识、立志”六个字,便问起这是何意?

黄友则回道:“秦知军来在童子营刚建起时,对这里的孩子们讲过一次话,他当时是这么说的:进来的各位,都有着对敌人的家仇国恨。但光有仇恨的力量却远远并不足够,必须要做三件事去重塑自己,第一就是这‘强身’二字,所有在营中的孩子,都必须要参加积极的锻炼,以强健的身体支撑自己去做接下去的所有事情;每二便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