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蚂蚁小说>游戏竞技>风流大宋> 第246章 滩头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滩头战(2 / 3)

秦刚立即追问:“他们可曾有备马?”

“马匹过河相当地麻烦,属下看得很清楚,这些辽人都没有备马。”

“那现在还算好,,”秦刚点点头后,转而对顾大生道,“辽人骑兵没有备马,现在就算是他们渡过了河,往我们这里的十五里地,必不敢浪费马力快速赶过来。而且他们渡河之后想要攻击的目标,必然是我们这里的船上物资。所以现在,我们就在这里等待他们过来,还有来得及部署防御的时间。”

“请秦大帅下令!”秦刚既然来到,顾大生立即将手中的指挥权交出来。

秦刚在沧州出发前,已经向流求过来的使者问清了这一船的物资情况。此时便立即吩咐:优先卸下船上的五门小型臼炮以及配置的火药炮弹,之后便是轰天雷与一门标准的臼炮,而粮食则放在最后搬运。

而被顾大生从小南河寨调来的沧州步兵,则开始在面向东侧的合适位置制作放置拒马,同时按照操练的要求,分别进行长枪兵、弓弩手以及刀盾兵的防御阵形的布置。

待得船上的几门小型臼炮搬下来时,秦刚一看便知道,这种所谓小型臼炮,实际更准确的讲应该就是后世流行一时的虎蹲炮。

火器院在臼炮试验成功后,总是不满意它又重又大的体积,但是又要确保火炮射击时的炮管安全不炸膛,便不断在炮管长度、炮管壁厚与火药量、弹重量这四个要素上反复地进行平衡尝试。最终拿出了这么一款,炮管长两尺多,炮口两寸有余的小型臼炮,并且放弃了单枚的大铁丸,而是用绸布紧紧包裹起一批小铁丸来替代。

这样,相对较少火药量便可以让这样的炮弹射出足够的距离。

虽然由于这种炮的炮管较短,射击后的精确度降低,但是由于绸布在出膛的一瞬间便就融化,整包的小铁丸便会在出膛之后呈扇面状散开,可以覆盖到极大的射击范围。

虽然这种小型臼炮的攻击距离要比神臂弓短,但是应用霰弹之后,它在对付眼下两军作战时常常采用的密集队形却能产生极强的杀伤力。

秦刚闻听了大致的介绍之后点点头,便安排流求过来的火炮教官在此战中亲自实战操作。只见他们分成了四人一组,一共二十人,这五门原始的虎蹲炮部署在第一排长枪兵的正前方两步的距离上。

而后面,由于早知道会有轰天雷的配备,新沧军的所有士兵都有过掷弹训练,而这次便可以安排他们进行首次实战操练。除了从现场士兵中精选了二十多名臂力出众的士兵,还专门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流求教官负责督促并检查他们在投掷前的规范点火操作。

而跟着秦刚一起从沧州赶过 来的二十多名骑兵,也按照训练课目的规范要求,先向东南方向撒了个大圈子过去,寻找合适的地点进行埋伏,以做好进行最后包抄攻击的准备。

一切部署完成之后,果然发现时间的确是非常地充裕。

除了继续抓紧进行船上卸货的人之外,大家都守在原地各自的位置上,屏住了稍大的呼吸,紧张而又期待地看着远方。

约摸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东面的地平线上终于看见了辽军骑兵的身影,他们的确是需要爱惜马力,过了河之后,都是缓缓地前来,直到看见秦刚他们这里后,在前方大约三百步左右的距离便尽数停了下来,并开始整理队形。

领头的辽军头目,显然已经关注到秦刚这边完成了列阵防御的准备,而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年的边境冲突中还是比较罕见的:

一般的宋军,一旦在野外地面看见辽军的骑兵,哪怕只是极少的几个游骑,基本上都是望风而逃,力求尽快地避入城寨堡垒中进行坚守,基本不可能会在原地进行列阵防御的。

当然了,辽军头目猜测,这一定是与那艘搁浅在南岸的大海船有关系,如果他们撤退了,那艘船的物资也会轻易地归属辽军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辽军对这船上物资的重要程度可以想像在这艘海船上的物资会有多重要啊!

最前面的辽军骑兵虽然聚集在了一起,但却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在原地继续等待着后续骑兵的赶到。

秦刚通过手里的千里镜观察着,发现情况似乎有一点点偏差:因为之前的斥候毕竟算不上胆大,观察辽军过河队伍时不敢靠得太近,一发现情况就赶紧回报。之后对于再以后的情况也缺乏有效的跟进,所以眼前的这批辽军的数量,就远远不止两百名,而且看样子似乎还在继续地增多。

只是他心里明白后,并没有把这消息说出来,只是镇定地继续观察着:既然都已经来了,两百人、还是三百人甚至更多,区别的意义就不大了。

“呜!”对面的辽军已经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所有人的心都一下子提了起来。

只有流求来的指挥官们一直用着镇定自若的语调督促着各自率领的士兵:

“全部站好!”

“牢记操作步骤!”

“观察同伴距离!”

“听从口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